青藤学员分享: 走出舒适区,清华MBA带我发现新天地

 

在职场上,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工作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这些压力常常让我们感到疲惫,很多人会在工作几年后满足于现状,选
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几年的职场人,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业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职场上的挑战,于是我选择了报考清MBA。在备考过程中我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我也更加有自信地去面对职场上的各种挑战 目前我已经入学大半年,入学后自己收获有很多,我遇到了很多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同学,他们的经验和思考方式都让我受益匪浅,同时,课程设置也非常别出心裁,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商业管理技能。这让我不禁感慨:非常感谢当初的自己坚定地选择了报考清MBA
img1

下面我来讲一讲自己的备考经历和入学体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MBA的初衷

 

先来说说我的基础背景吧:十四年前我毕业于南开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在四大做了几年的金融行业的财务咨询工作。薪酬也算是可观,可总是做乙方的工作,感觉还是缺少了一点什么。所以后来一家金融科技的创业公司邀请我加入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犹豫就进入这样一个看似相关实则陌生的行业。在这家创业公司里我一干就是五年,从一个对科技没太多概念的门外汉,成长成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从加入时的初创期,2020年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这时,几年前的那种缺失感又重返心头,我开始留意观察身边的人的选择与规划,发现很多人职场几年后都上MBAEMBA。他们经常交流自己在商学院的经历和收获,以及学习如何帮助到他们的工作,这和我之前听说MBA有很大的不同,也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开始去了MBA是什么、学习的内容和实战性。越了解就越MBA学习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泛性所吸引,于是也萌生了报MBA的想法。

 

二、关于择校我的考虑

 

我在择校时从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了清华经MBA一方面是考虑到清华工科类专业非常强,这与我们公司的科技创新属性非常契合,加上我自身对科技大数据等很感兴趣,选择清MBA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互联网行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公司核心的一些高层基本都是清华系校友,有经管的,也有五道口的,还有一些是电子工程系或计算机系的,清华校友的团结与凝聚力也让我感受到了清华圈子的价值,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清华的一员。
 当我锁定目标之后,也咨询了身边一些清MBAEMBA在读的朋友,请他们帮我评估一下申请的难度。但是令我沮丧的是,几乎每个人给我的答案都是否定,这一度让我很消极,难道我真的和清华无缘?
正当我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我认识了青MBA的梁老师,她针对我自身以往的工作经历、学习背景、个人特质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很客观地指出了我的优势和不足。虽然清华的申请难度很大,但认真准备,上岸清华还是有机会的。梁老师的话重新燃起了我的希望,于是我没有再犹豫立马开始了材料的申请准备。现在回想起来,发现梁老师的鼓励和认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在申请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坚定自己的选择。img2

 

三、回顾我的备考过程

 

1)提前面试的准备

MBA全部通过提前面试来录取,听说通过率也是相当得低,所以提前面试其实是我能够上岸清华的关键。

 清华的申请材料需要提交的资料还是比较多的,除了一些证明材料外,其实比较重要的是申请短文。清华的申请短文只有三个题目,字数要求也并不是很高600-800字之间。题目看上去都挺简单的,考虑到了各个行业申请者的多样性,并没有特专业的问题,基本都是和自己的工作成就、价值或职业发展规划相关,让每个申请者都能有话。但也正是这种每个人有话可,让自述材料的门槛变得很高。试想每年上万的申请者,如何通过几百字让自己脱颖而出,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在写申请材料前,梁老师对我的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大学到工作,从初入职场到管理层,我们用了一个下午把过去十四年的职业经历回顾了一遍。在梳理和问答的过程中,逐渐理清了自己的职业脉络,从纷繁的具体事务中提炼出了我的优势和成长,也让我更清晰了未来的方向和发展潜力。与其说这是一次写材料前的信息沟通,我觉得更像是对我过往经历的复盘总结和未来方向规划。主脉络梳理清楚之后,再看自述短文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很多了。

img3

(图为梁老师帮我做个人经历的梳)

材料总共修改了三次,终于达到了老师认为的可以提交的标准,我对自己进入面试也是更有信心了,所以提前开始着手准备面试。我按照梁老师讲的《面试思路梳理》课的方法把自己的职业经历和申请过程中的思考都整理了一遍,发现面试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必须利用工具让自己的思路更有条理、思维更高效。

 

但即便如此,模拟面试的过程中老师还总是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角度。问题也不光涉及到我的个人经历,也会问我关于公司和行业的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针对我的回答来给我反馈。这个过程有点像照镜子,通过老师的反馈看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需要提升的点 

我也旁听过其他同学的面试,发现都比我的问题更简单一些。青藤老师说模拟面试的难度也会根据所申请学校的难易度有所调整,清华和北大的面试相对更难一些。
 模拟面试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心态的一个考验。无论是模拟面试过程中被问到了一个没有准备过的问题,还是自己的观点被质疑,那种情绪上的波动与控制力也都会成为面试官考量候选人的一个参考指标。所以多轮面试下来,不管是能cover到大多数考官关心的问题,也是对自己临场应变能力和情绪气场控制力的锻炼。在正式面试的时候,很多问题我也有所准备,加上我也比较放松的,整个氛围都挺好的,当时对自己也是挺有信心的 现在想想,觉得申请清MBA这件事做得最正确的不一定是拿到清华录offer这个结果,而是能够借着申请,把自己的过往经历梳理一下,毕竟平时工作太忙了,可能很难有机会去做这件事。但梳理后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而且因为能够得到老师的反馈,很多事情也比较容易挑出来看清楚,确实对后面上学也好,工作也好,都是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2)高效备考笔试 拿到面试结果后我工作上的事情也多了起来,大概看了一下真题考查的内容,感觉难度可控,所以一直11月份才开始准备笔试,我本身英语和数学的基础还可以,所以精力重点放在了逻辑和写作上。快速刷了一遍知识点之后,我就开始大量刷题了,在做题中查漏补缺,能够检查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做好错题类型的记录,再刷题,再进步。
解决基础知识的运用之后,到了第二个阶段就可以去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和写作套路,这些都能极大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当然技巧也是建立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最后就是刷题的心态要稳定,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模考成绩不佳影响自己的情绪,只要不是在最后的考试现场,任何失误或疏漏都有弥补上来的可能性,而且良好的心态也能让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img4

 

、入学收获

 

20226月左右,我如愿收到了清MBA的录取通知书,还是非常激动和感慨的。再次进入校园学习,自己的整个心态都变年轻了,每周从紧张高压的工作中跳脱出来,重新回到校园去学习新的知识、结交新的同学和朋友、打开新的思路和脑虽然休息的时间被压缩了,但整个人却感觉不到累,反而就像充电一样,每次上完课都能获得满满的能量。这个感觉,真好!

img5

在这也和大家分享一下上学的收获。先说说学习上的收获。首先要打破一个广为流传的误解,就MBA是水硕,交钱就能上。前面的申请过程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以为上了学就能轻松到毕业,可是大错特错了。清华的课程非常丰富,但是选课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上课之后的作业是否都能完成。每个老师的课程都是有作业的,学校也会给你分学校小组,让大家共同完成作业。但这个团队作业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交流配合,工作量还是不小的。

另外清MBA的老师都是深负盛名的教授学者,他们讲的课,就算你是这个专业,也会让你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说,我们会计学的谢德仁教授,非常厉害。他从来不讲具体的科目,他跟你讲的是会计的本质,即便是不懂会计的人,也能听得懂,听完他的课也觉得受益匪浅,他会用会计的底层逻辑去教你如何理解企业经营中的关键事件。即使是对于像我这样有会计基础的人,他也会给你从另外的角度去解释问题,让人茅塞顿开。
清华的明星老师和明星课程非常多,我就先不剧透了,期待大家有机会亲自解锁 再来说说大家比较关注的班级活动和校友资源。一方面班级内会定期组织活动的交流,主要有各种专业老师的演讲、同学们的分享、外部活动联谊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还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和社会热点。
img6另一方面也有商业上的合作,我在入学两个月内就跟我们班两个同学开始对接公司业务上的一些合作了。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这种学校的强背书和一个班的同学的信任作基础,合作沟通就非常顺畅。

除了跟本班和我们这一届的学生接触外,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能够接触到之前的师兄师姐,像九几届的师兄师姐也会以校友导师的角色和在校MBA进行交流。大家在一起交流也非常坦诚,他们甚至会跟我们分享一些在外面完全听不到的行业中的最底层逻辑和最真实的案例,这个是在任何课堂里都不可能获取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和连接,扩宽了我对不同行业的深度理解,也扩展了自己的人脉圈。
虽然我已经入学快一年了,但清MBA依然不断带给我惊喜,也让我很庆幸当时的决定和坚持。
最后,我想说的是,备MBA,尤其是清MBA,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些事只要种下了种子,就总会在或远或近的未来发芽和开花,不如给自己一年机会去争取一个不一样的生活,因为清华真的值得!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够在备考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我在清华等你们!

img7

 

创建时间:2024-05-13 17:52
浏览量:0
首页    学员故事    青藤学员分享: 走出舒适区,清华MBA带我发现新天地